2021
-
10
-
06
01預防是降低質量成本的關鍵質量體系的設計為客戶提供了便捷、節約了時間,客戶可獲得快速解決問題的準確信息。這一體系可以用來預防外部失效成本,并最小化失效成本,更好地服務客戶、支持客戶。對質量專業人員而言,質量成本是各種各樣的, 包括員工的薪水和福利、測量分析質量水平的設備,以及生產過程未能滿足要求時產生的廢物等。質量管理體系非常關注內部問題造成的質量失效成本,因為這些問題對于質量專家們來說最為直觀。它們可能會減緩生產,迫使企業做出快速反應和補救。它們能夠很快引起組織內部的高度關注,特別是在精益和按訂單生產的系統中,庫存量總是保持最小以彌補交貨能力的不足。量化這些成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但如果基于一些簡單的原則卻也并不復雜。在1950年前后,傳統的質量體系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檢查和審核功能來發現問題。在這些系統中,生產人員對出廠產品負有嚴格責任,而質量人員則充當“守門員”的角色,在生產過程中的兩個關鍵點位檢測存在的問題:當原材料從供應商進入工廠時以及當產品在生產完成離開工廠時。幸運的是,到20世紀80年代很多組織都重視起愛德華·戴明對質量管理的教導,認識到這樣做有很大局限,開始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預防和系統分析。質量體系被設計成強調質量預防,而不單單只是發現問題。通常我們可以使用的工具方法有:潛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(FMEA),它能夠引導我們預防更重大的問題;Poka Yoke...